来源:昌图县发改局 时间:2016-07-05
“十三五”时期是我镇全面步入小康社会重要时期,根据昌图县工作总体部署要求,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四面城镇第十三个五年规划。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以优化产业结构,加快发展为主线,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以科技支撑为先导,大力实施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“三轮驱动”战略,进一步强化“项目牵动、文化兴镇、产业富民、和谐发展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,努力建成经济繁荣、社会和谐 、适宜人居、充满活力的幸福四面。
二、奋斗目标
经济发展: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到2020年实现22亿元,年均增长10%左右,其中,第一产业3亿元,第二产业8亿元,第三产业6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亿元。地方财政一般计算收入达到1500万元。
经济结构:三项产业比重值基本固定在18:52:30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实出。
人民生活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,年均增长15.1%,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,年增长9.3%。
可持续发展:计划生育、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,全镇人口控制在2.6万人以内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%以内,林业覆盖面积达到3.5万亩,覆盖率达到55%,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,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,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。
三、基本思路
稳农促工调结构,南牧北菜增效益,立足资源上项目,商贸旅游兴产业。
预期目标:
农业: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,调整农业种植业的结构,扩经济作物面积,在2015年蔬菜面积10000亩的基础上,年均递增20%,到2020年达到20000亩,适度增加经济作物面积,到2020年达到10000亩,重点抓办查罕村西甜瓜示范基地建设。实现农业种植业的值2亿元。
畜牧:畜牧业生产着力实现“万、千、百倍增”计划工程,推动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、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重点要建成省级畜牧村级小区15个,其中,养鸡小区3个,生猪小区7个,肉牛小区3个,肉羊小区2个。小区带农户促进全镇畜牧业大发展,猪、牛、羊、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头、16万头、1万只、400万只。增效益,畜牧业产值实现3亿元。
工业:以招商引资为载体,引领全镇上下抓起工业经济发展热潮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镇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,1000万元工业项目3个,实现“飞地招商”项目5个,落户老四平工业园区,落户四面城。立足农业资源引进工业项目2个,以工促农,不断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,跨越式发展,“十三五”期末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。
第三产业:
商贸经济重点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设,以中心镇市场为轴,辐射带动小黑村、仁里村、查罕村三个市场,逐步培育市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内实现商贸经济6亿元。
旅游业:
借助安州古城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大优势和亮点,保护开发利用古城遗址,打造古城文化建设这一大品牌,大作特作古城文化品牌,实施“保护一个重点、突出两个特色,复建四个中心、开发七个景观、形成五个区域”的“12475”工程,以古城遗址为重点,全方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;以辽金文化和传统民俗拓荒文化为两大特色;复建安州佛院、南城道院、归仁驿站和金氏纪念馆的四个中心;开发红山河以南,四丰线以北,满四线以东,四阜高速以西1.5平方公里的老河湾风景区,打造水上乐园、漂流码头、垂钓乐园、农家乐园、采摘乐园,修建归仁之战遗址,吕氏老窑遗址等七大景观,形成以安州佛院为中心的佛教文化与文物博览区,以南城道院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与文学艺术区,以归仁驿站为中心的邮驿文化与民间艺术区,以金氏纪念馆为中心的拓荒文化与民俗风景区,以老河湾为中心的旅游文化与休闲娱乐区。期间,要挖掘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,收集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,保护和开发珍贵历史文物,传承历史文化,弘扬民间艺术,使古城文化成为展示四面城形象的窗口,吸引客商投资的热土,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,建设文化名镇的载体。
社会事业:
教育: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,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为动力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努力提高教育质量,教育教学设施完备,全镇小学入学率实现100%,中学入学率实现100%,学前教育更加完善。
卫生:以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,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建设,着力改善农疗状况,优化卫生资源,积极引导,支持农民自愿参加,参合率达到100%,以大病统筹为主,互相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施完备,服务功能齐全。
体育: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,增加体育活动人口,全面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不平,到“十三五”期末村村有健身广场,完善配套设施,新增体育器材100件套。
广播电视:巩固发展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事业,加快先进技术应用,实现广播电视覆盖面,进村入户100%。
环境保护:坚持污渠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,加强生态建设,提高资源利用率,转变土地利用方式,优化土地利用和布局,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耕地,治理企业污渠源,提高全镇人民保护环境意识,与破坏环境现象做斗争。
四、主要措施
1、全面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
“十三五”期间,要继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,加快农村土地流转,突破性发展第二产业,加快发展第三产业。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,二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结构调整,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以农村工业化为突破口,加快形成先进的加工业,高效种植业,优质的林果业,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,强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结合龙头企业发展配套特色基地,形成工农一体化,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组织形式,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。
2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
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坚持改革开放,推动科学发展,促进和谐社会。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,探索完善土地流转新机制,努力化解村级债务,状大村级经济实力,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,三是推进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,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,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
3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。
坚持精神文明为重点的方针,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,加快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教育、孝道文化进村入户,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,积极倡导“爱国守法、明礼诚信、团结友善、勤俭自强、敬业奉献”的基本道德规范,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深入人心。
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,加强对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,认真做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。
依法治镇,维护社会秩序,加强法制宣传,提高全民法律素质。坚持打防结合,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格控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,防止重、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
4、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
要加强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,提升执政本领,强化学习,转变作风,精诚团结,廉洁自律,努力建设学习型、创新型、服务型、务实型、廉洁型党政领导班子。要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,严格控制“三公”消费,压缩不合理支出,要提倡马上就办,办就办好,解决问题要事必躬亲,事不过度,落实工作要踏石有印、抓铁有痕、一抓到底,要创新基层组织建设,提供组织保障,选好配强村级两委班子,深化“合作社中党旗红”,党进项目,健全党内帮扶、党内关爱、党员联系群众等长效机制,落实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广泛开展“百名干部包百户,千名党员进千家”活动,为百姓解难题、办实事,拓宽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渠道,永葆党的本色。
“十三五”规划是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,实现“十三五”期间规划目标是全镇人民共同的事业,全镇人民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,齐心协力,振奋精神,鼓足干劲,顽强拼搏,扎实工作,为把四面城镇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