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马仲河镇,政协委员主动将协商平台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构建“政协委员+村干部+村民代表+专业人士”联动模式,聚焦农村发展中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,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,让村民的心声有处说、关切有人应。9月28日在马仲河镇马仲河镇庙沟村,第三季度协商议事活动在村政协议事室开展。
活动中,县政协委员为大家讲解“育儿补贴”相关政策,使大家对这项新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。政策讲解结束后,村民代表们纷纷打开话匣子,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问题:有村民反映,近期一场大雨冲毁了三组的一处涵洞,影响日常通行与农田灌溉;有党代表关注秋收保障,提出五组田间作业路需及时维修,确保农户秋收运输畅通;还有农民代表建议,在村里约1500延长米的道路一侧安装路灯,解决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;村书记也提出,希望探讨农村闲置房屋合理利用的路径,为村集体增收、乡村发展寻找新方向。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,马仲河镇长、镇党委副书记与5名政协委员、4名村民代表、1名镇干部围坐在一起,面对面交流、实打实探讨,共同寻找解决方案。其中,紧急且可即时推进的问题,政协委员当场与镇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,明确了落实责任与推进时限;对于需要进一步统筹资源的问题,政协委员承诺将收集到的意见带回镇党委政府,纳入后续协商议题,推动问题逐步解决;而涉及长期发展的问题,政协委员们表示将结合相关政策文件与马仲河镇实际情况,深入调研后形成专项提案,上报县政协,为决策层提供参考。
“接地气”的协商,不仅破解了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难题,更让基层治理有了具体的载体,让村民真正感受到从道路硬化、垃圾处理,到产业发展、乡村规划,只要是村民关心的问题,都能通过政协协商议事平台找到解决路径。随着政协协商议事活动的常态化、规范化推进,越来越多的智慧在协商中汇聚,越来越多的民心在议事中凝聚,“协商议事儿”不仅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“连心桥”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