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图县开展“快乐假期”争当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
来源:昌图县融媒体中心 【字体:

  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,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,8月7日下午,昌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“快乐假期”争当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。3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,通过“学、赛、做”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,在趣味中掌握分类知识,用童真行动践行绿色生活。活动全程通过视频号直播,吸引未能到场的群众在线观看,掀起“云学分类”热潮。

  活动在一段生动的垃圾分类动画短片中拉开帷幕。视频讲解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,还直观呈现了垃圾填埋、焚烧、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流程。孩子们盯着屏幕目不转睛,不少家长也在旁轻声讲解,现场学习氛围浓厚。“过期化妆品属于什么垃圾?”“榴莲壳是厨余还是其他垃圾?”动画结束后,主持人抛出一连串“灵魂拷问”,现场瞬间变身“分类知识竞赛场”。孩子们举着小手蹦跳着抢答,“我知道!过期化妆品有化学物质,是有害垃圾!”

  ​最让孩子们兴奋的,当属“垃圾回家”游戏环节。现场摆放着蓝、红、绿、灰四色标准垃圾桶,以及60张“垃圾卡片”——从常见的香蕉皮、快递盒,到容易被混淆的旧牙刷、烟蒂等每一张都印着实物照片。小朋友们要根据卡片上的图案,将它们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里。随着一声令下,孩子们分组“出击”有的捏着卡片仔细比对垃圾桶颜色,有的互相讨论“这个应该投向哪里”,还有的跑去找志愿者“求助”。在一片欢笑声中,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投放,偶尔出错的小朋友也会被志愿者耐心纠正:“牛奶盒要先剪开晾干,才能投入可回收物桶内哦!”家长们在旁用手机记录,直呼“这比做作业有意思多了。”

  活动的最后环节是“变废为宝”手工课——用带来的食品包装袋、快递盒、糖果纸等废弃材料,制作专属冰箱贴。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:有的把彩色糖纸剪成小鱼形状,贴在圆形卡纸上;还有的用牛奶盒剪出花朵轮廓,再用彩笔涂色;不到半小时,桌面便摆满了色彩斑斓、造型各异的冰箱贴。活动尾声,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实践站的“环保墙”上,合影时喊出响亮的口号:“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!”

  这场寓教于乐的环保实践,犹如一颗绿色的种子,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。通过“沉浸式体验+创造性转化”的教育模式,孩子们在互动中建立起对垃圾分类的立体认知——从知识竞赛的踊跃抢答到分类实操的细致入微,从创意手工的变废为宝到环保承诺的铿锵呐喊,每个环节都在强化着“绿色公民”的责任意识。